首页>走进西夏

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24-01-30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2023年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年,也是取得成绩和收获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总体符合预期。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3%,实现生产总值531.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以上和7.8%。

(一)锻长补短、聚势赋能,产业发展质效双增。坚持产业为要、项目为王。实施重大项目163个,完成投资14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区市第一方阵。新型工业“破蛹蝶变”。光伏材料、半导体、工业蓝宝石等领域集链成群,实施中环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鑫晶新材料石英坩埚扩产、杞里香枸杞健康产业园等“三新”产业项目29个,隆基光伏、天通银厦等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链主”企业,巨冈精工国内首台高端工业母机下线出口,巨能股份、威力传动成功上市,中石油宁夏石化、共享装备获评自治区工业稳增长突出贡献企业,“三新”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增速连续1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特色农业扩面提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粮食播种面积15.2万亩,冷凉蔬菜播种面积1.43万亩,奶牛存栏量、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2.6万头、3.85万头,生鲜乳年产量14.5万吨,农林牧渔总产值16.67亿元;实施张骞葡萄郡、茉莉花酒庄等13个葡萄酒产业项目,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4.44万亩,葡萄酒综合产值达78亿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终期认定。文旅消费全面复苏。举办“浪宁夏·品味道”等促消费活动80余场次,发放消费券213.7万元,撬动直接消费1.5亿元以上;全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42亿元,入选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第一批自治区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区)。数字产业迭代升级。中建材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数据中心顺利竣工,建成自治区数字化车间11个、智能工厂5个,“互联网+”企业达到273家,“共享工业云”被认定为全区“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电子商务、网络零售收入快速增长,网络交易突破150亿元,中关村双创园获评自治区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二)科创引领、改革攻坚,动力活力强劲释放。坚持以创新促发展、改革破难题、开放拓新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14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备案国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登记科技成果230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52件,R&D投入强度达5.39%,持续领跑全区;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22名,打造区市级人才小高地4个,入选首批自治区创新型县(区),中关村双创园获评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95项改革任务高效落实;“六权改革”再结硕果,颁发首张土地承包经营权、经济林权不动产权证,5家企业纳入再生水试点,获批全区最大单笔排污权抵押贷款,完成碳配交易额170万吨;国企改革效益初显,润夏集团利润总额增长58%;公铁物流园顺利移交经开区管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90.6%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市民大厅怀远小厅”等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组建首个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企业融资达38.37亿元,减免各类税费1.35亿元,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732万元,新增市场主体7900户。开放空间不断拓展。铁海联运“一箱到底”国际货运进口通道、银川经天津港至迪拜“一单制”出口通道正式开通,全年发运4839标箱,货值7879万美元,银川公铁物流港多式联运被授予国家级示范工程;抢抓中阿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机遇,签约科德数控生产基地等项目41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

(三)统筹兼顾、要素互补,城乡面貌大幅改善。坚持城乡并举,强基础补短板、增颜值提内涵。城市建管一体推进。新建教育小镇经二路等3条市政道路,打通兰芝巷等5条背街小巷,实施风华三期等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芳华园等4个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改造老旧小区12个62.88万平米,怀远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全面完成,怀远夜市暖心驿站获评全国总工会“最美驿站”。建成5G基站241个,新增停车泊位3736个、充电桩150个,新建小微公园3个、慢行步道6条15.7公里,恩和社区、盈北社区入选全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开展物业提升“123”专项行动,评定3星级以上物业小区122个,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5个,打造全市首家垃圾分类体验馆,获评全国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和美乡村宜居宜业。高标准完成20个行政村和国有农场“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改造提升“四好”农村公路15公里、给排水管网77公里,卫生厕所普及率、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92.3%、84.6%;同阳新村高端水产养殖等13个联农带农项目建成达效,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7%,镇北堡镇荣获全区乡村振兴示范镇、乡村治理示范镇,泾华村入选全区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昊苑村获评全国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四)系统治理、绿色筑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完成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多管齐下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5.3%,北郊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断面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率达98%,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居全市第一。扮靓家园增“绿”。生态保护修复巩固拓展,修复历史遗留矿坑9000亩,“生态修复+产业导入”工矿废弃地整治经验在全区推广,完成退化林修复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3.64%;完成犀牛湖水生态治理100.27公顷,整治修复河道24.3公里。绿色转型降“碳”。“双碳”行动稳步推进,宁夏电投清洁能源智慧供热等节能项目建成投运,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40兆瓦,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6%;实施北方清洁能源取暖项目9个、改造面积132万平米;扎实开展第二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创建“无废细胞”16个,11家机关单位荣获全国节约型机关称号。

(五)全心为民、倾力投入,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超80%。全力稳就业促增收。深入开展“就业创业促进年”活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11万元,建成芦花苑社区等新时代就业创业服务站5个,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城镇新增就业1.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65人,城镇居民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获评自治区转移就业示范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一工程两行动”,新改扩建学校23所,新增学位2610个,公办园、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64%、92.6%;打造自治区教育数字化试点校3所,获区市教学成果奖554项;成功举办第21期全国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观摩会,华西中学获评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银川十八中、西夏区十一小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获评银川市教育质量提升区。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自治区中医研究院门急诊综合楼建成启用,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三级甲等验收;银川市妇幼保健院西夏区分院挂牌成立,填补了辖区专科医院空白,镇北堡卫生院、贺兰山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关爱“一老一小一困”,提升改造社区老年食堂8家,幸福颐养院通过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新增婴幼儿照护托位1652个;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700余万元,超额完成全区低保扩围增效任务。持续丰富文化供给。开展“四送六进”等文化惠民演出514场次,“漫葡·看见贺兰”等沉浸式演艺广受好评,新建阅读联盟点8个,认定非遗传承保护项目23项,西夏陵文创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成功举办全国旅行商大会等赛会赛事,贺兰山东麓马拉松智慧赛道获评西北首条5星级智慧型健身步道。

(六)守牢底线、防范风险,平安建设卓有成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效推进国家及区市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重大风险隐患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21个、一般问题隐患15214个,燃气用户“三件套”实现应装尽装,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3.33%。银川南部片区海绵化城市改造等5个内涝治理工程全面完工,贺兰山高个子沟应急度汛工程建成投用,富宁村2号泄洪沟危桥完成重建,组建首支专业化森林草原防灭火救援队伍,获评全国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县(区)。扎实推进政府债务化解、金融风险防控,累计化解清欠政府债务、中小企业账款5.64亿元;办证难、烂尾楼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保交楼”项目顺利交付;建成“枫桥式共享法庭”110家,“三个着力”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建设工作法在全国推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健全,刑事、盗窃、电信诈骗案件分别下降26%、23.09%、24.28%。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助力银川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