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三农”工作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法治思维,加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法治学习,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结合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切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法宣在线”、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等平台,学习规范行政决策程序等内容,进一步推进了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发挥程序法治的作用,提高为民办事效率。二是强化干部职工法治教育。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黄河保护法》等多部法律,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法治培训,全年干部职工参加各类涉法培训270余人次。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完成法治理论考试,切实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水平,提高干部职工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局广大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得到提高,提升本局依法行政能力。三是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执法人员日常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农业农村厅、水利厅组织的各类执法培训,组织精干力量参加市、省级执法大比武,参加市省级组织的各类交叉执法工作,通过交流学习不断磨练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二)切实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开展“宪法进农村”活动。结合宪法宣传周,针对农民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选取兴泾镇农贸市场为宣传点,突出宣传宪法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规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动物防疫法等涉农重点法律法规、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向全区各村共发放《禁停用兽药名录》《兽药管理条例》《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等宣传材料1000余份,引导养殖场(户)、兽药、饲料生产经营者增强依法诚信经营和质量安全意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农民群众对宪法的情感认同,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狠抓局机关政务公开、行政职权事项公开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农业农村关注事务。一是建立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定局党组议事规则及依法决策会议制度,做到重大事项决策前广泛听取意见,进行科学性、合法性论证,并集体讨论决定。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务公开领导体制,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监察委员会监督,认真落实监察法,确保正确行使权力。切实完善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不断加强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力度,认真做好权力清单相关工作,积极稳妥深化“放管服”相关事宜。
(四)依法履行行政执法工作。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自4月份成立以来,认真梳理了划转的331项执法事项,完成了执法装备、服装、车辆的配备,建设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72户。农业、水利领域执法巡查46次,禁牧禁烧巡查68人次,处理相关投诉23起,办理违法案件6起,累计罚没款10.01万元。屠宰场检疫生猪3.43万头,三关口动物指定通道通关备案动物936头只。2024年1月以来截止到目前,西夏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共排查483家(次)企业,发现问题隐患177个,其中农业企业组排查农业企业、设施农业园区等99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21处;农机组排查44家农机企业,发现安全隐患10处;水务组排查水厂、水泵站等24家,发现一般隐患49处;畜牧、渔业组排查养殖场、饲料加工企业企业、休闲渔业等171家,发现问题隐患49处;葡萄组共排查52家葡萄酒庄,发现33个安全隐患问题;帮扶组排查帮扶车间、各镇街农村居民户93家(次),发现15个安全隐患,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权责一致,确保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一是完善局党组议事规则及依法决策会议制度,将普法学习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2024年全年召开党组会议28次,带领党员干部开展“普法微课堂”27次,学习法律法规共计30部。二是成立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始终将法治建设与农业农村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不断完善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工作制度,明确任务分工,狠抓责任落实。三是健全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2024年在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政府网站累计发布各类信息187条,微博“西夏农水局”转载、发布信息总计339条。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监察委员会监督,认真落实监察法,确保正确行使权力。
二、存在的不足
2024年我局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职工法治意识还需持续加强。虽然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但是少数干部职工法治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于行业法律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利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三农工作相结合处理问题方面还有差距。二是普法宣传形式单一。普法宣传过程中过分注重了法律条文的解读和经办程序的规范,没有进一步深挖条文背后的理念、逻辑和意义,政策宣传仅能填补法律知识匮乏,但还未能内化为一种思维模式。三是农业执法人员执行三项制度认识还有待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普及面太窄,农民群众的认知度不高,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自觉性还有待加强。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压实普法责任。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二)强化理论基础,扎实开展普法学习。认真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充分利用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专题会等,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法治建设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力度,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利用重要节点,创新开展普法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3·15”“12·4”等法治宣传关键节点,深入乡村、企业、田间地头,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横幅,法律咨询等形式,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切实增强农民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同时,依托门户网站、微信群等,开展线上普法宣传活动,扩大普法覆盖面,营造浓厚普法氛围。
(四)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执法水平。按照权责清单事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认真履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抓好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做到规范执法,并依法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农业行政执法信息。针对行业特点,组织执法力量开展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等领域的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携手共筑农业领域安全屏障。同时,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