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401036943202787/2024-00108 | 文号 | |
---|---|---|---|
发布日期 | 2024-11-27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所属分类 | 统计信息 | 效力状态 | 有效 |
责任部门 | 西夏区统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今年以来,受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同比下跌较快等因素影响,1-10月,西夏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2.3%,较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
一、基本运行情况
分两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1%。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7.9%;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8.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7.6%。
分行业看,1-10月,西夏区21个行业大类中9个行业增加值呈现增长态势,正增长面42.9%。其中,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47.1%;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33.6%;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26.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增长26.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2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5.1%;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同比增长12%;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4%;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1.8%。
分产品产量来看,1-10月份,西夏区37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17种产品同比保持增长,正增长面为45.95%。其中互感器同比增长7.32倍,钢结构同比增长2.99倍,石墨及碳素制品同比增长58.59%,变压器同比增长54.93%,商品混凝土同比增长53.61%;饲料同比增长36.53%;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23%,铸钢件同比增长16.69%。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点行业持续下行。受重点产业价格持续下降,且前两年光伏行业不断扩产影响,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下降,导致该行业产能过剩,大部分光伏生产企业决定厉行节俭过“寒冬”,想办法控本降本,生产情况不容乐观。
二是产业链条脆弱。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西夏区的重点行业,该产业形成了以中环、隆基为主要需求方的产业链,该产业体系完整,现因市场下行,导致该产业“全链条”式下行,产业集群受影响较大。
三是发展后劲不足。10月当月新增入库企业4家,仅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7个百分点,新增企业对规上工业拉动作用不明显,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问题逐渐凸显。
三、几点建议
一是提升竞争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西夏区工业区域科学布局,立足本地区产业资源禀赋和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做好技术革新。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重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与升级。
三是育好规模企业。制定培育提升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及时引导满足入库条件的企业主动入库,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规模。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