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西夏区11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55个民族,各族群众交流交融、血脉相依、守望相助、共同奋进,形成了“五湖四海托举一片天,千家万户汇聚一条心”的生动局面,传颂着亲如一家、共谋发展的动人故事。
年近八旬的银川市西夏区玫瑰园社区居民韩亚芬早已习惯了比她年龄小几岁的邻居矫斌、李秀华夫妇每天早晨的“敲门行动”。韩亚芬说:“每次家里缺啥,正准备去买时,他们就帮我带回来了,感觉和他们两口子心有灵犀。” 这是玫瑰园社区“680”爱心联盟以老助老的一个缩影。
西夏区居民王菊茹家里摆满了她和7个孩子的合影。这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孩子与王菊茹相识于“结亲互助”活动,靠着特别的缘分,他们成了“一家人”。
30年前,泾源县8户村民搬迁至西夏区十里铺村。刚来时,虽饮食习惯不同,但他们在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共用“一口锅”。如今,该村常住人口1237户3073人,“和美十里同心园”成为移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一口锅”的故事接续传承。
在西夏区,每天都发生着各族同胞互帮互助的故事,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佳话广为传颂。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倾情铺展。
坚持新时代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描绘合力共建“新蓝图”
邻居们都看出来了, 毕爱玲自从多了一个“小女儿”,精神头越来越足,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64岁的毕爱玲是西夏区文昌路共享社区居民,10年前老伴患病去世,儿子组建家庭后,她时常感叹,“要是身边再有个女儿该多好。”
2019年4月,一年一度的“结亲互助”活动在共享社区如期举行。毕爱玲与来自湖南的土家族大学生彭水英成为结亲互助对象。
每到周末,毕爱玲总要赶早去市场选购食材给“小女儿”准备丰盛的饭菜。家里两个小孙子每周都盼着小姑姑回来给他们辅导功课。毕爱玲说:“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享社区居住着4400多名各族群众,该社区确定了“党建引领、社区发力、团结群众、和睦邻里”的工作思路,创新“三区三联三互”工作机制,搭建“结亲互助”平台,居民家庭与北方民族大学各族学生结成亲人对子,让外来学子们在西夏区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近年来,西夏区先后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单位4个,自治区、银川市级示范单位106个,涌现出国家级模范个人2个,区市级模范家庭(个人)21个,团结友爱、同心同德、守望相助、携手奋进成为西夏区最亮丽的名片。
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这是西夏区民族工作取得成绩的“法宝”。
近年来,西夏区大力实施“生命线”工程、“一把手”工程、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性工程,先后制定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各类文件40余份,召开各类专题会议60余次,保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按照自治区、银川市安排部署,西夏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放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成”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同时,明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各级党组织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效能考核内容。优化区、镇(街)、村(社区)民族工作网络,建立健全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镇街统战委员、民族工作专干配备实现全覆盖。
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共同富裕“幸福景”
把数字“5”变成“51”,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只用了3年时间。
2019年,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5万元;2021年,十里铺村村集体经济一跃增长到51万元。
变化从何而来?2019年,十里铺村整合村里的边角地、撂荒地等,利用项目资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0亩土地上搭建了18栋温棚,分别种植草莓、甜瓜和葡萄等热销品种,搞起了休闲采摘。
一栋草莓温棚一年可以收入4.5万元。甜瓜一茬可收入3.5万元,再加上倒茬种植的叶菜,每栋棚一年可收入4.5万元……设施农业不仅带动了十里铺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田圃体验、观光、采摘为主的乡村旅游也异常火爆。该村还发展以养殖、运输、小商铺、餐饮为主的多种经营,实施了商业长廊,产业示范园、“和美十里同心园”等一系列强村富民重点项目,谱写了“走乡村振兴之路 聚民族团结之心”的新篇章。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西夏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辖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目标。近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6.9%、8.2%,民族工作质量和民族地区发展质量实现“双提升”。
今年以来,西夏区委、政府坚决扛起稳定经济增长的政治责任,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稳住经济大盘和区、市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部署要求上来,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位居自治区第2名、银川市第1名、沿黄市辖区第1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位居银川市第1名,沿黄市辖区第2名。
上半年,西夏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二季度以来,西夏区全面落实国家和区市“稳保促”各项政策,领导紧盯、干部紧促,形成了精准对接、解决困难,提前测算、对接放量等一系列好的措施办法,为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保驾护航。上半年,17家“三新”经济企业贡献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到46%。本级规模以上企业贡献产值174.4亿元,有力带动了工业增长,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共有精神“新家园”
“大家好,我是可爱的‘同同’,是贺兰山下美丽西夏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代言‘人’……”今年,西夏区创新设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IP宣传形象“同同”,全领域推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产品,打造100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角,共同体意识实现“抬头可以见,随手可以学,处处能感受到”。
随着时代发展,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时效性,必须创新载体、方式和手段,跟上社会节奏和时代步伐。西夏区创新方式手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时俱进。
打造银川市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往实里抓、往细里做。组建“社区睦邻微课堂”“乐邻好声音”等基层宣讲队伍,创新“同安之声广播e站”“红石榴快板”等宣讲载体,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入耳眼、深入人心。充分发掘西夏区大学城优势,联合北方民族大学在中小学开展“百场万人”宣讲活动,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孩子心灵深处。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在各族群众中扎实开展“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打造“三线建设记忆巷”“侨+大院”等一批具有多元文化融合平台,形成了以宁夏解放纪念碑为主阵地,以三线精神为拓展面的红色资源教育体系,把文物史料转化为“教材”,把英烈模范转化为“教师”,把文化记忆转化为“影像”,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感悟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汲取丰厚营养、砥砺精神品格,用共同理想信念赓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明城市、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积极挖掘榜样力量,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道德模范、最美西夏人等选树活动,激发各族群众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在点点滴滴中体现。
聚焦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展现共治共享“新气象”
眼看自己投入的10万余元要“打水漂”了,从新疆伊犁来银创业的小伙马鹏心急如焚。
人生地不熟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走进西夏区怀远观光夜市不远处的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北京西路派出所“石榴籽”警务室。
“我想在怀远观光夜市开一家馕饼店,可申请不上营业执照。”看到工作站社区民警凡军伟,马鹏把自己遇到的难题和盘托出。
群众利益无小事。了解马鹏的情况后,凡军伟立即联系市场监管部门,才知道他打馕用的火炉不符合环保要求,于是马不停蹄地帮他联系相关企业改成电炉。改进技术后,马鹏顺利申请到了营业执照,馕饼店很快开业了。得知马鹏8岁的儿子准备上学,凡军伟又帮他找到最近的小学,联系户籍地派出所出具户籍信息,解决了孩子上学的事,这让马鹏一家在银川“扎”下了根。
近年来,西夏区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深化数字引领基层治理“大联动、微治理”格局,高效运行“数字西夏”治理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智慧社区64个,建成宁夏首家“社会治理智慧指挥中心”,部门集中“组团”接访,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2021年西夏区被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区。
创新“石榴籽”警务室服务品牌,打造“执法蓝·石榴红”品牌,从解决各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建起了民族团结“连心桥”。
如今,怀远观光夜市有商户500多户,培养了30余名“红石榴”宣传员,设置“红石榴”服务岗台,为游客提供引导服务的同时,宣传宣讲党的民族政策,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进一步引导商户和游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西夏区组织社区居民和夜市的各族商户定期开展“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百家宴”“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族人民心连心”等互动活动,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像阳光一样照进各族商户和群众的心里。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时代开启新篇章。在新的历史阶段,西夏区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党委工作部署,引领西夏区各族儿女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生死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全力推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迈上新台阶,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大潮中,奋力谱写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