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西夏区聚焦“六新六特六优”加快推进产业提质扩容,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强化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实特色产业,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转型升级,在加快“六新”产业发展中创优势。大型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精加工技术、风电发电机绝缘轴承的研制、利用硅废料制备Si3N4/Al电子封装基片关键工艺、进口替代煤炭刮板机轴承的研制等一批关键技术研发课题获批自治区2022年重点研发计划立项,31家企业申报并争取2021年度自治区企业年度研发费用后补助资金735.14万元,在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成果,依靠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实现“六新”的提质升级。
提质增效,在加快“六特”产业发展中助增收。发挥科技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成果引进转化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组织企业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宁夏大学等区内外高校院所最新成果,实施玉米微灌节水增产关键技术应用与集成示范、渔菜共作生态复合种养技术应用与示范、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应用与示范等2022年乡村振兴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项目5个,争取补助资金147万元,推进农业现代化增效提档。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着力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实施繁殖母牛高效养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泾河设施大棚羊肚菌与蔬菜套种技术示范与推广、高标准水产养殖示范推广、优质酿酒葡萄水肥高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大樱桃超密植高产种植示范等2022年区市科技特派员项目15个,争取资金104万元,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科技赋能,在加快“六优”产业发展中惠民生。聚焦社会民生领域,围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六优”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最新成果在文旅、教育、医疗、交通等城乡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申报物联网智慧节能路灯、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警戒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互联网+”健康养老管理服务系统应用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葡萄酒消费动态研判系统开发、银川市农村电商推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等社会发展类科技项目18个,加快推进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