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要闻>西夏区信息

西夏区“五治融合”夯实市域社会治理基础

发布日期:2023-05-29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西夏区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目标,以“五治融合”为抓手,全面夯实市域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凝聚力。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子,进一步优化纵向“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居民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的三级社区组织链条和横向“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红色新兴经济组织”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设置全覆盖。全力推行“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深化“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机制。抓实抓细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做实做细“1+4+N”的“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机制,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探索“感知+智能+治理”新模式,创新志愿服务积分及“有事找支部”,实施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和党建项目,有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凝聚力。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增强市域社会治理定向力。依托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心、站、室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基本建成。为所有镇(街)和村(居)配备智能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法律顾问,实现“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以及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简化法律援助受理流程,推广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优化法治服务保障。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打造普法长廊,营造浓厚普法氛围。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活动,让辖区居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问题靠法的好习惯。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激活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力。创新德治教化传播载体,利用“红石榴快板”“乐邻好声音”等特色宣讲品牌,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将移风易俗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及村规民约作用,构建德治教化建设长效机制,开展西夏区“好家风好家训”“最美西夏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泾华园社区、顾家桥村、张文学家庭获评自治区级移风易俗先进单位(个人),70户家庭获银川市级荣誉表彰。

发挥自强强基作用,激发市域社会治理原动力。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持续组织开展“社区民主协商月”活动,实现居民的事情自己管,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营造“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浓厚氛围。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吸纳业委会、物业公司、小微企业、社会组织等为成员单位,以“进网格、访民情、解难题、办实事”为主要内容,做到“需求在网格中发现,矛盾在网格中化解、服务在网格中开展”,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社区”。深入推行“55124”工作法,形成村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会议议定、村民委员会执行、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村级治理结构,并运用现代城市网格化管理技术,巡查、核实、上报、处置各方面问题,实现网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强化市域社会治理助推力。全面推广应用自治区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和银川市市域社会治理平台,连接辖区52个部门单位、64个社区和18个村。统筹建立社区治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应用(“我要管”小程序),实现镇街、村、社区与物业等多元主体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共同管理。创新智慧模式,打造集网格化实战、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基础数据等为一体的“数字西夏”平台,“一云、一网、一平台”实现基层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为基层治理添治提质。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