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要闻>西夏区信息

西夏区:产业帮扶 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

发布日期:2023-10-07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我现在养了10头牛和20多只羊,每年养殖能多创收近万元,这一切还得感谢马秀明。”近日,记者见到了西夏区兴泾镇西干村村民禹春芳,他感激地说。禹春芳口中的马秀明是兴泾镇三鑫绿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自2012年11月2日注册成立合作社至今,已累计带动42户残疾人创业就业。

“帮扶一个残疾人就是帮扶一个家庭。”马秀明通过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改变了身边残疾人的人生轨迹,开启他们的创业之路。禹春芳是其中一个,36岁的他肢体残疾,家中有4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一切家中开支仅靠禹春芳一人承担,生活举步维艰。马秀明得知此事,将禹春芳聘用在合作社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零活,还经常手把手教授禹春芳养殖技术。在马秀明的帮扶下,禹春芳开启了养殖路,从最初牛羊一两头(只)到现在30多头(只),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家庭收入也逐年增加。短短几年时间,禹春芳结束了一家六口挤大通铺的艰难日子,现在乔迁至新楼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据了解,三鑫绿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西夏区兴泾镇西干村三组,占地面积50亩,采用“合作社+基地+技术指导+农户”的运营模式。记者在合作社内看到,农户们的牛都集中养殖,每天统一饲喂,残疾人在这里打工挣钱,创业增收。

“通过与入社养殖户、科研院所、种植户的紧密合作,吸引周边肉牛残疾养殖户入社,采取订单式种植、养殖的方式,与社员签订收购合同,带动周边残疾人42户,其中肉牛养殖13户、饲草料种植29户。”马秀明告诉记者,经过11年的发展,合作社已成为种植、养殖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配送饲草料、肉牛销售、防疫、配种、饲养,循环利用养殖废弃物,打造绿色食品,降低种植、养殖成本和风险,增加经济收入。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增收,合作社每年还会按季节临时聘用困难残疾人及亲友,截至目前,用工100多人次,户均增收3000多元。

三鑫绿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只是西夏区产业帮扶残疾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夏区立足产业发展特点,将产业帮扶作为提升残疾人收入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实施残疾人“阳光助残小康计划”项目,多举措促进残疾人增收致富。“每年对在合作社灵活就业达到6个月以上的残疾人,按照2000元/年的标准给予灵活就业补贴,我们还定期对合作社帮扶的残疾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增收致富能力。”西夏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