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要闻>西夏区信息

西夏区清明祭扫:绿色树新风 红色传薪火

发布日期:2025-04-03

【打印正文】

字号: [小][大]

4月2日上午,宁夏解放纪念碑前白菊凝霜,荷花苑社区退役军人高海发轻抚解放纪念碑,将写有“山河已无恙”的寄语卡放入时空信箱......临近清明,西夏区各社区创新推行“绿色祭扫+红色育人”模式,通过鲜花代祭、云端追思、红色研学等各类特色活动,让传统节日彰显时代文明新风。

绿色祭扫树新风

沁园社区通过网格群推送《文明祭祀倡议书》,并联合高校举办“清明共祭·家风传承”追思会,以诵读家书、集体默哀等仪式寄托哀思。翟靖巷社区则发起“擦拭纪念碑”行动,50名志愿者手持工具清洁烈士纪念园。“用行动守护先烈长眠之地,比焚烧纸钱更有意义。”大学生志愿者小李仔细清理着碑文缝隙。

红色教育传薪火

“周全弟老人冻成冰雕仍紧握钢枪,这就是长津湖精神!”在宁大社区军魂园,88岁退伍军人苏有华指着冰雕连雕塑哽咽讲述,多名退伍军人眼含热泪向雕塑敬军礼。该社区还设置“云端祭祀”平台,居民可通过平台向英烈寄语。

参加文怀社区清明节祭扫活动的北方民族大学学生马秀芳同60余名党员一同走在八一公园红色主题教育长廊,触摸着从“南昌起义”的星火燎原,到“红军长征”的雪山草地;从“七七事变”的烽火狼烟,到“解放宁夏”的贺兰鏖战石雕,眼前展现出一幅幅人民军队从诞生到壮大的光辉历程。“触摸弹痕雕塑时,冲锋号声仿佛在耳边响起。”马秀芳说。

多元共治显担当

在解放纪念碑前,星光巷社区联合宁夏和政物业等共建单位开设“沉浸式微党课”。“1949年解放军徒步穿越沙漠解放银川,如今高铁3小时就能抵达西安。”宣讲员武魁对比今昔巨变,引发56名参与者热烈掌声。活动特别设置“老兵带新兵”环节,7名退役军人指导青年党员整理祭扫花篮。

纺苑社区发动23名党员担任“移风易俗宣传员”,入户发放倡议书。社区副主任王彩霞带领居民用皱纹纸制作祭祀绢花:“每朵花都写有追思卡,既环保又保留仪式感。”针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宁华路街道推出“代祭扫”服务,累计代办远程认证67人次。

西夏区各社区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通过居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将新时代的新文明、新精神、新风尚宣传到居民中,推动新时代文明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扫一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