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嘞、戗菜刀……”拖着长音的吆喝声,能勾起很多人的回忆,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听到的磨刀艺人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如今早已极少有人做这项生意,很多家庭用的剪子、菜刀不锋利了,使用不方便,扔掉又颇为可惜。在橡民社区的居民小区里,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直义务为居民磨刀磨剪子、修理桌椅、维修窗户等,他奉献爱心,温暖了社区邻里,居民们亲切地称他为“维修达人”。
69岁的仲伟杰是原橡胶厂退休的维修工,负责维修机械,也磨过车刀等工具,为给村民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社区专门为他设置了“便民服务工作室”,为辖区居民义务磨刀磨剪子。
早上八点,仲伟杰就带上工具箱来到活动站,将板凳、磨刀石等工具有序摆开。他坐在一条长凳上,手持韩大妈家的一把旧菜刀,端详了一番,俯下身子,放稳磨刀石,往上面淋了点清水,然后一手握紧刀柄,一手扶好刀头,专心致志地开始打磨,还时不时地停下来,用手指触摸刀刃,判断锋利程度,检验成果,一会儿工夫,这把菜刀变得锋利如初。韩大妈接过磨好的菜刀,试了试,满意地说:“还是老手艺好啊,真是谢谢老仲了!”
“磨刀磨剪子这活儿谈不上技巧,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手指经常会被刀刃割伤,或被磨刀石擦伤,一般的刀和剪子,不到10分钟就能磨好。如果刀刃上有豁子,需要将豁子打磨掉,重新开刃,这种情况费时费力,需要半个钟头,但我觉得只要能服务居民,得到一句‘老仲这人不错’的评价,我就满足了。”仲伟杰说。
现在,仲伟杰的免费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包含上门修理桌椅板凳、窗户等多项内容,只要大家开口,他总是有求必应。今年以来他累计为居民磨刀磨剪子上百把、修理窗户8户、修理自行车15辆。仲伟杰说,他身体还算硬朗,只要腿脚还灵活,他会一直为居民服务。
橡民社区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挖掘辖区有手艺的居民“能人”,为社区“义务维修组”增员赋能,扩充志愿服务的项目,积极响应群众需求,继续为居民开便民服务,推动便民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争做居民生活的贴心人,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度。”
扫一扫 手机浏览